欢迎您光临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真的有端着AK47的1米9大兵保护吗?

作者:清清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真的有端着AK47的1米9大兵保护吗?

  

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真的有端着AK47的1米9大兵保护吗?

  只能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所有中国人去了巴基斯坦都会有大兵拿着AK-47护卫,这也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和此前误传的巴基斯坦法律不允许破坏中巴关系一样,说明普通网友和民众对中巴关系的了解可能仅限于 “巴铁” 二字,只知道中巴友好,所以就产生各种谣传,将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人的友好捧上了天。但其实大部分人对巴基斯坦非常不了解。这也情有可原。虽然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非常好,但毕竟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去过巴基斯坦,国人出国旅游,留学,镀金的首选是发达的欧美,而不是比中国还要落后且恐袭事件频发的巴基斯坦。

  如果是中国的官方代表团,或说比较重要的企业代表团,学术交流团等,对巴基斯坦进行比较正式的访问或交流,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相关方面会派人护卫,代表团外出活动也会有持枪士兵开车开道。这在伊斯兰堡大街上很常见。伴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巴基斯坦政府为了保护在巴工作的中国企业及员工的安全,组建了专门的护卫部队,对中国企业及员工的工地进行24小时护卫。因此,如果是因中巴经济走廊被派往巴基斯坦工作的企业人员,也会得到巴基斯坦大兵的持枪保护。

  然而,如果是普通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经商、访学、旅游等,就不可能有巴基斯坦大兵持枪护卫。在巴基斯坦,中国人数量是在巴基斯坦的外国人中数量最多的,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中国人,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游客,有的是出差人员。可以说,在巴基斯坦大街上碰到中国同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大多自由活动,极少有巴基斯坦大兵护卫。笔者曾因公去巴基斯坦出差,虽然属于官方项目,但笔者在巴期间的活动并无巴基斯坦大兵护卫。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巴基斯坦虽然恐袭事件较多,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不安全,至少伊斯兰堡还是非常安全的。笔者外出活动时,碰到很多因各种非官方原因去巴的中国同胞,印象中从未见到他们身后有巴基斯坦大兵护卫。

  类似的问题可能还有很多,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对我们的铁哥们太不了解了。中巴关系确实友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对巴基斯坦确实太缺乏了解,这种不了解显然不利于中巴关系的长期发展。因此,中巴两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两国普通民众的人文交流,以增进了解和友谊,让中巴友谊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下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9053条回答。

  萨沙是没去过巴基斯坦的,我有一个老同事,在公司负责南亚片区,其实就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4国。

  由于印度常驻的同事较多,所以他主要去另外三国,尤其是巴基斯坦。

  大家吹牛时候,他说了一些东西,萨沙不保证都对,只是转述给大家听听。

  第一,巴基斯坦大城市是比较安全的。

  首都伊斯兰堡之类,外国人却是不需要任何警卫跟随的,同在印度差不多。

  自然,有时候也会遇到骗子之类,但小偷很少。

  根据伊斯兰教法,小偷要斩掉一只手,所以该国的小偷不多。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大城市的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人的态度确实不错。

  出租车司机只要一听说是中国人,一般就会转为笑脸。

  在巴基斯坦警察局办一些事,警察知道你是中国人,态度也比较好,甚至会优先办理。

  相反,中国人在印度办事就没那么容易,有时候还会被故意拖延。

  第二,即便是大城市附近工地,是需要保安的。

  一旦离开城市,一般就需要保安了。

  尤其是中国人工地,即便在核心省份,一般位置较为偏僻。

  而巴基斯坦的极端分子,还是比较多的。

  大家都知道,拉登最后就是在巴基斯坦被击毙的,他的住处距离巴基斯坦一个军校不远。说巴基斯坦不知情,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出于安全考虑,中国人的工地一般会配有保安。

  而保安绝对不是大陆保安那样,空个双手或者拿个叉子,是需要佩枪的,一般是手枪或者霰弹枪。

  这主要是被袭击的可能性较低,但也需要武装保安,防止万一。

  第三,在偏远省份就有手持AK的大汉保安了。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边境很多地区是部落自治的,一般是部落长老说了算。他们虽一般不会违背国家法律,但主要根据教法维持部落秩序。

  大家看到乱石砸死通奸的妇女,就是这些长老做的事情了。

  这些地区隐藏着一些极端分子,说不清什么时候会发动攻击,也不知道他们攻击谁。

  所以,如果去这些地方办事或者施工,地点又是荒郊野外,或者小村小镇子,一般都是要带着全副武装的保安。

  他们一般是一辆越野车,3个中国人,2个巴基斯坦保安。

  这些保安不再是拿小手枪的,一般会持有自动步枪。这主要是极端分子如果发动袭击,肯定都是用长枪,你携带手枪基本是送人头的,只能用AK。

  如果在这些地区施工,工地附近的保镖也要携带长枪,而且不分昼夜进行巡逻。

  中国工人一般不会随便离开营地,生活必需品都有专人送到。工人加快施工,做完就走,以减少危险。

  如果局势恶化,比如周边出现,巴基斯坦政府还会加派正规军警来保护。

  说句题外话,我这个朋友从小就喜欢枪,可惜长到30多岁,只在高中军训时候打过3发子弹。

  所以,他对巴基斯坦保安的AK很感兴趣。保安对他也很热情,好歹也是个中国精力,在巴基斯坦人看来也是有头有脸的。他在工地的时候,有时候就拿一支放在保安屋里,不装子弹的AK47或者AKM自动步枪来玩。为啥不装子弹,主要是不敢随便开枪,怕引起工地内中国工人的恐慌。

  结果有一次,他照例到了屋内,保安都在外面巡逻,他就顺手拿了这支空枪出去玩。

  结果打开保险扣动扳机,突然砰的一枪枪响。原来不知道那个保安糊涂蛋,竟然装了一个有子弹的弹匣。我这个糊涂蛋同时,也没检查有没有子弹。

  这发子弹穿透了一扇玻璃窗,射在工人宿舍一张床上。好在当时工人都在工地干活,不然当场就会打死一个。

  我这个同事吓得脸煞白,以后再也没敢玩枪了。

  枪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会要人命呢。

  中国人去巴基斯坦到底有没有端着AK47的1米9大兵保护?以亲身经历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但这是巴政府对访客不得已采取的安保措施,不止中国人,其他外国客人也是如此。2010年我应巴基斯坦新闻部邀请参加一个中国媒体团赴巴基斯坦采访,期间辗转伊斯兰堡、拉合尔、卡拉奇三地采访。第二天与陪同人见面后,对方确实带来了一个6人组的特种兵小分队,每一位都是大高个、肌肉男、黑墨镜、配备AK47。当时记得特别清楚,他们穿的黑色T恤背面除了有SWAT(特种兵)外,还有一句醒目的英文“NO FEAR”(无所畏惧)。记得刚见面时,接待官员就跟我们说,每人会有一人全程保护,要求我们不要离开他们的视线,如果有什么行动要提前告诉他们,总之交待了很多注意细节。这些大兵们虽然不苟言笑,但待我们也很热情,随时都在关照我们。记得有一天,我们从伊斯兰堡驱车去拉合尔,他们六人坐在一辆带棚子的皮卡车在前方开道,每一个人都荷枪戒备。当时保护我们的大哥们,感恩感恩?

  因为长年报道南亚新闻,我们都深知巴基斯坦严峻的安全局势,因而都不敢掉以轻心。这里交代几个关键的背景:

  1、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在2010年严峻到什么程度?我们在巴7天,新闻就报了6起以上的道路或市场爆炸案,其中一起,正好是在我们刚离开10分钟的一个大市场上。当时一听说姐几个腿都软了,本来还在车上叽叽喳喳的,瞬间沉默了。

  这是当时保护我的大哥,威武!感恩!

  2、为什么从伊斯兰堡去拉合尔需要他们开道,不是为了耍威风,而是当时拉合尔是恐袭最重要的地方,有他们开道,是忧喜参半。记得当晚我们入拉合尔城时正是傍晚交通高峰时,街上满满都是车,大卡车、三轮车、小汽车、自行车、独轮车穿来穿去,乱成一团。因有特种兵开道,又引来很多人围观。忧的是特种兵护卫的人反而容易成为目标,试想当时如果真出啥状况就歇了,但好在,我们及时摇下玻璃窗,露出自己的大脸,挥手小喊着CHINESE,CHINESE….围观的也大多笑着挥手。去过巴基斯坦的人都明白,普通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人有多友好,每每上街总有热情的年轻人过来打招呼,聊天、合影,我们还被请过冰激凌以及各种小零食。3、对于保护自己的大兵们,我们绝对是既感恩又敬畏,当然也有满满的自豪感,这是巴铁对咱们的安全高度负责任的心,得知恩图报。离别前我们也都送上纪念品以感激他们的付出。4、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有这种安保措施,这个只要想想我们如何对待外宾就可以理解了。自2001年阿富汗战争以来,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是出了名的严峻,政府总归不希望自己邀请来访的客人在巴基斯坦期间出事,因而,出动特种兵保护应该感恩,而不是刷优越感。

  5、普通中国人赴巴基斯坦公干或旅游,其实承办方大多也会帮忙协调保镖的,一样是荷枪实弹,一样是1.9米大高个,差别可能只是他们来自安保公司,而非现役军人。

  6、关于荷枪实弹这个要交代一下,巴基斯坦目前实际处于反恐战争第一线,不要说军警荷枪,很多巴基斯坦人或在巴长期工作、居住的外国人都有雇佣自己的保镖进行24小时荷枪保护。这一点是他们无奈的现实,那袭击或是真的不分人啊。终一句话,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真有端着AK47的1米9大兵保护,但分情况,不可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对巴铁真心的付出、礼遇,身为中国人应该感恩、回报,而不是刷优越感!!!

  最后愿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相信最近不少人肯定被这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和各大门户网站。

  这是BTV《我是演说家》 里的一期节目。

  然而我看到的确是一场无异于抢劫的强买强卖式交易。

  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发达,底层人民生活更是艰辛。试想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如此优待,老板在与女孩讲价钱时这一定对她有很大的优惠,所赚的利润并不会太多,毕竟自己开门做生意还是要赚钱谋生计的。然而,大兵要求"买一送一",大家认为店铺老板是是不是赔钱做买卖?

  这个女孩演讲的中巴友谊是多么深厚,是多么坚定。然而大家却忘了,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两国人民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两国政府之间的互相扶持。如果中国人能以自己"中国人"

  的身份堂而皇之的去要求巴基斯坦底层人民给自己"超规格"优待,那这样的行为,是否有违"友谊"的内涵了?有人或许会说,那是巴基斯坦大兵要求的,不是女孩自己要求的。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你心里会好受吗?你愿意将衣服卖给对方吗?有时换位思考,我们才能体会对方的不易。

  有时我们的“感动”是建立在一些巴基斯坦普通人民的艰难付出之上的,这些感动,他们的底层人民承受不起。他们的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并不高,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这个国家在哪里,更不用说"中巴友谊"如何如何了。

  我们的认识应该回归到客观理性,不要因为一时的"优待"而忽视了事情的性质的正确与否。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不仅是对巴基斯坦。大家应该两百多年前,洋人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为所欲为,清政府是如何谄媚跪舔洋人,底层老百姓的日子是何等的水深火热。

  并不是每一个去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派兵保护,主要保护在巴建设的工作人员,人家哪有这么多精力去保护每一个中国人,说说我的见闻吧:

  1.上街买东西都会被人保护

  真,但是不是在任何地方,如果你在中国人聚集区或者城市不会,在太偏远的地方也不会,在一般的镇子或者小城市,只要你一个人闲逛,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会被保护。

  目前在巴非中国的外国人很少,不确定是针对所有外国人还是专门针对中国人。

  2.巴基斯坦电力短缺

  是的,所有企业和正式机构(学校、政府、商场、车站等等)都有发电机,电压长期不足。

  3.巴基斯坦人的身高

  确实高于中国平均,老巴的营养是很差的,即使如此还是比中国人高一头。

  4.女性备受歧视

  也看地方,如果你在大城市,一般不会太奇怪,不过如果你在偏远地区,女性确实会被性骚扰、围观或者指责。

  5.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很友好

  政府中层(接触不到高层)和军方人士普遍相当友好。

  底层政府人员和多数民众只是一般友好,让你白吃白住什么的不可能,况且老巴多数很穷,你自己都不好意思白吃白住。

  对中国人的态度也就是说一句we are friend,指望卖菜便宜点做梦,不过至少作为外国人不会受到歧视、排挤已经相当不错了。

  6.葛洲坝古兰经事件

  是真的,不过我们的得到的消息和 鸡蛋饼干的回答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就是葛洲坝集团的人和下面的劳工关系并不好,平常就是非打即骂,鸡蛋饼干的回答说的好像是人家单方面诬陷一样。这其实就是普通的劳资矛盾,和国内民工围殴项目管理人员一样。

  最后:来巴的中国人普遍素质不高,以工程人员居多,而且带着先进国家的迷之优越,所以接触时间长的老巴对中国印象都一般,不过老巴自己的素质也就那样,五五开吧。

  这个问题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肯定是有的 我发布了很多关于巴基斯坦真实图片视频你可以看看!曾经我出去办事3个警察持枪护送了我们6个小时,中资公司工地基本上都有军队把守。机场也有警察免费护送到目的地。只要有护送请求都会答应!有图有真相

  当地时间7月14日上午8点27分左右巴基斯坦北部一辆大巴车发生爆炸造成9名中国公民遇难、28名中国公民受伤。当天午间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就向中国在巴公民发布了安全提醒。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对巴基斯坦发生炸弹袭击造成中方人员伤亡表示震惊和谴责,对在袭击事件中身亡的中方和巴方人员表示哀悼,对其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中方已要求巴方尽快彻查真相、缉拿凶手并予以严惩,切实保护在巴中方人员、机构和项目安全。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始终是我们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尽管如今我们和很多国家都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过在这其中巴基斯坦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般我们在定位与别国的关系时只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在形容中巴关系时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前加上了“全天候”这一修饰语。如果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官方对两国关系定位的外交术语,那么民间对中巴关系的形容则浓缩为两个字“巴铁”。由此可见无论官方或是民间对中巴关系的定位都是很高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扮演了促成中美外交破冰的中间人角色:1970年10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提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以此暗示希望由巴基斯坦帮忙在中美之间牵线搭桥。当时中美关系处于相当对立的状态,在此之前双方几乎没任何来往,所以就需要中间人从中牵线搭桥。同年11月10日叶海亚·汗在访问中国时向周总理转达了尼克松的口信。叶海亚·汗回国后又把周总理的回复转达给了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

  1971年7月8日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出访巴基斯坦。当晚叶海亚·汗总统设宴招待基辛格。晚宴正在进行之际基辛格大呼肚子痛,叶海亚·汗立即声称是伊斯兰堡的高温影响了基辛格的健康,随后叶海亚·汗就邀请基辛格去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基辛格在摆脱记者的追踪之后并没前往那蒂亚加利,而是于9日凌晨四点半左右搭乘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直飞北京。基辛格就这样在巴基斯坦方面的配合下完成了秘密访华的使命,从而为日后尼克松总统访华打了前站。

  1982年10月中、巴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2005年4月双方签署了《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6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汶川地震巴基斯坦曾先后援助中国帐篷两万多顶,同时向灾区捐赠了1万吨大米。2022年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后饱受蝗灾困扰的巴基斯坦为中国捐赠了30万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巴基斯坦疫情爆发后我国作为回报向巴基斯坦援助了69.9吨抗蝗、抗疫物资,江苏省也决定对口支援巴基斯坦建设隔离医院。

  与此同时两国在经贸民生领域同样有良好的合作: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后能把南亚、中亚、北非、海湾国家等通过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紧密联合在一起形成经济共振。瓜达尔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中国大西南进出印度洋的出海口作用,从而减少中国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上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状态。打通西南出海口将有助于改善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实现东西部双极驱动。

  中巴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其实从中巴交往之初就已开始:从1966年起中、巴两国动员1.5万人在13年内用了8千吨炸药、8万吨水泥修建了1032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在修建这条公路的过程中两国共有700人付出了生命。如今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烈士陵园中还矗立着88名为修建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墓碑。这些墓碑默默见证着中国与巴基斯坦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就曾公开表示:“巴基斯坦愿意成为中国的能源走廊,帮助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当然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在为中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巴基斯坦有着非凡的意义:位于中巴经济走廊最南端的瓜达尔港能将被陆地包围的中亚与世界其他地区连接起来。瓜达尔港因此将有望成为集转载、仓储、运输于一体的地区海上中转站和中亚战略枢纽。这不仅将促进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能为被陆地包围的中亚打开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这对整个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中巴之间在共同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方面也始终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巴基斯坦以及周边的阿富汗、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都受到、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现实威胁,所以这些国家从很早以前就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联合反恐行动。2001年6月15日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六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将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考量范围之内。

  巴基斯坦在2005年7月4日与伊朗、印度一同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2022年7月10日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启动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程序的决议。2022年6月9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同由观察员国升级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中巴双方一再表明愿意加强双、多边反恐合作的意愿,同时中方也曾多次表示对巴方与其他国家的反恐合作乐见其成。中巴之间的反恐合作对两国自身的安全乃至整个地区形势的安全都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在巴基斯坦很难听到言论:巴基斯坦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中都将中国视为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对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保护力度上也是最多的。不过如果你要是以为中国人到了巴基斯坦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就未免言过其实了。巴基斯坦确实是我们全天候的朋友:两国关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之后中巴关系依然牢不可破,然而目前中巴关系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巴基斯坦的现实状况是很复杂的。

  巴基斯坦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历史、现实关系导致动荡时有发生。我们只能说大部分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是友好的热情的欢迎的,但也不排除可能会存在一些极端思维作祟的人。要知道反恐本身就是中巴之间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我们和巴基斯坦官方是友好的、和巴基斯坦人民是友好的,然而巴基斯坦的不会对我们中国人有什么特殊的关照。中国人在巴基斯坦除了可能受到的威胁之外也同样可能受到刑事犯罪的威胁。

  中、巴两国在国家层面的友好关系只能证明两国大多数人民是珍视这份友谊的,然而任何国家都会有好人和坏人。巴基斯坦同样会有骗子、小偷、抢劫犯,而这些人显然也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就对你网开一面。2022年5月24日巴基斯坦西南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就曾发生过中国公民被绑架杀害的事件。这件事当然不能怪在巴基斯坦人民身上,因为犯下罪行是只是极少数极端分子。这种极端分子当然不只存在于巴基斯坦,事实上这种极端分子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

  这种极端分子的行为当然不会破坏中巴关系友好的主流,但这种现象的存在确实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中巴关系即使再怎么全天候友好也不代表中国人可以把巴基斯坦当成是自己家一样安全。要知道即使在国内这么好的治安状况下都还有受到不法分子侵害的可能性,更何况是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陌生国度呢?出门在外还是要秉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当我们作为中国人身处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务必把自我安全防护放在第一位(这点即使在巴基斯坦也不例外)。

  网上一些神化美化中巴关系的说法到处流传颇具市场:一些人想象自己到了巴基斯坦会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这当然反映了人民群众一种朴素的良好祈求,然而这个世界其实远比这种浪漫化的想象要复杂得多。比如所谓巴基斯坦把中巴友谊写入宪法就是纯粹子虚乌有的谣言,而所谓的破坏巴中友谊罪也是一条根本就不存在的罪名。至于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会受到军车开路的待遇、巴基斯坦商家在接待中国顾客时会主动买一送一之类的传说也都是被编造出来的神话。

  网上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巴基斯坦方面会出动军车为中国人开道,还会有手持AK47的1米9大兵贴身保护。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事的确是有的,然而那是对我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我国的官方代表团、一些重要的企业代表团、学术交流团才享受的待遇,不是说每个去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有军车开路、都有手持AK47的大兵贴身保护。换成是我们也不可能给每个来我国访问的外宾(包括巴基斯坦人)提供一对一的贴身保护吧?

  7月14日的大巴车爆炸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巴基斯坦某些地区的治安状况其实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巴基斯坦政府有时不得不对访客采取一些必要的安保措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保护措施并不是单纯针对中国人的,而是对参与巴基斯坦建设的各国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些重要的官方代表团、企业代表团、学术交流团都采取的保护措施。目前巴基斯坦政府为保护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国企业及员工的安全组建了专门的护卫部队进行24小时护卫。

  由此可见巴基斯坦为中国人提供军车开路、大兵贴身保护这种事的确是有的。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样的保护并非只为中国人提供,二是这种保护也不是所有中国人所能享受的。国内一些媒体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忽视了这两点细节——只是笼统说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会有军车开路、大兵贴身保护。这其实对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内受众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这其中一种误解就是把巴基斯坦为各国访客提供的安保措施当成是中国人所独享的特权。

  另一种误解是以为所有在巴基斯坦工作、旅游、生活的中国人都可以享受军车开路、大兵贴身保护的待遇。事实上如果是普通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经商、访学、旅游是不会有巴基斯坦大兵持枪护卫的。尽管巴基斯坦某些地区的治安状况并不理想,但巴基斯坦也不是像阿富汗那样成天炸弹满天飞。问题在巴基斯坦的确客观存在,但也不是说所有地方都不安全——至少伊斯兰堡还是比较安全的。给每个在巴基斯坦活动的中国人都配一个大兵贴身保护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在北京卫视的节目《我是演说家》 里一个自称是在巴基斯坦从事拍摄工作的女孩向观众绘声绘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到来之前巴基斯坦方面就已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当她到达时受到了热烈欢迎:当时有前后四辆军车为她开道,还有一米九的彪形大汉拿着令人闻风丧胆的AK47贴身保护她。在此期间那个彪形大汉还在带着她逛服装店时用命令而不是询问的语气对服装店老板说:“你,买一送一,她,中国人!”节目播出时观众们都被她那极感染力的演讲震撼到了。

  当时人们从她的叙述中记住的是中巴关系的友好,然而冷静下来分析她所讲的这个故事似乎没这么简单。只因为你是中国人就有权要求巴基斯坦的商家提供买一送一的服务吗?更何况这种要求是由一个持枪的保镖提出的,那么这种行为与抢劫有什么区别?要知道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发达,而巴基斯坦底层人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试想以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的欢迎程度很可能已给了女孩最大的优惠,然而女孩的保镖竟直接命令店家要买一送一。

  中巴关系再怎么全天候也不能影响到普通巴基斯坦人吃饭吧?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这样跑去要求巴基斯坦商家买一送一,那么这些普通的巴基斯坦商人是不是就活该赔本?这个女孩的演讲题目是中巴友谊,然而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两国人民的基础之上。如果店家因为欢迎中国人而主动提供买一送一的服务没什么可说的,然而一个中国人仗着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就可以肆无忌惮消费两国人民的友谊吗?将心比心换成一个巴基斯坦人在我国这样做会受到我们的欢迎吗?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巴基斯坦大兵要求的,不是中国女孩自己要求的。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我国军人会不会拿着枪送一个巴基斯坦女孩在一家中国服装店里要求买一送一?既然我们不会这么做,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巴关系友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会受到什么特殊优待。如果真有谁跑到别人的国家提出军车开路、买一送一这样的要求,那么全世界恐怕没任何一个国家会欢迎这样的客人。将心比心如果是外国人在中国这样要求我们恐怕也不会受到欢迎。

  即使中巴友谊再如何全天候也不要奢望别人会给你特权。出门在外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们在境外应当主动遵守当地的法律秩序,而不要奢求别人会给自己什么特殊关照。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但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无条件迁就我们。所谓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享受军车开路、买一送一等待遇其实不过是一些特定个案,并不是说每个中国人去巴基斯坦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巴基斯坦人民总体上对中国人是热情欢迎的,然而再热情也不代表会无条件满足你提出的任何要求。

  中巴关系整体上是亲密无间的——亲密到我们可以把中巴关系比喻为是兄弟关系或夫妻关系,然而即使是两口子过日子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中巴关系在亲密无间的大背景下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目前盘踞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恐怖极端主义势力就是中巴经济走廊所面对的潜在隐患之一。正因为巴基斯坦境内存在这样一撮极端分子,所以才会发生像2022年那种绑架杀害中国公民的事件以及如今的大巴车爆炸事件。

  近年来一些恐怖极端组织看到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就频频在巴基斯坦境内对中国人下手。这样做一是可以向巴基斯坦政府索取高额赎金,二是试图破坏巴基斯坦的国家形象和中巴关系。这些极端组织中有些可能是巴基斯坦国内的,有些可能是在巴基斯坦境内活动的国际恐怖组织。2022年11月23日中国驻巴基斯坦领事馆甚至都遭遇了袭击:4名武装人员袭击了中国驻卡拉奇领事馆——他们向警卫开枪并用手榴弹炸毁了大门,后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赶到现场击毙了。

  2022年在中国人承建的瓜达尔港不明武装分子对一家五星级酒店发起了突然袭击。当时酒店内至少有70人(其中有40名中国人)。这次由于袭击发生前巴基斯坦方面保卫工作做得比较细致:提前转移了酒店内的所有人员,因此酒店无人在此次袭击中丧生,但有一名军警在与不明武装分子战斗中不幸殉职。就在今年4月24日巴塔组织又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一家豪华酒店停车场内制造恐袭:中国外交使团下榻的饭店在这次袭击中受到波及。

  袭击发生时我国大使已离开饭店,所以这次袭击没造成我国公民伤亡,但这次袭击造成了5名当地人死亡、10余人受伤。事实上这些极端分子所针对的可能未必就是我们中国人。极端分子也许单纯只是想通过杀人制造影响。至于杀的是哪国人也许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毫无疑问打击这些极端分子是中、巴两国共同的使命。目前中巴关系整体上是亲密友好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中巴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至于像恐怖极端势力这种两国关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两国共同努力去解决。

  这就像两口子过日子还需要通过磨合去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事实上中、巴两国早已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近年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保障两国人民共同的安全以及地区局势的稳定曾多次举行联合反恐军演。中巴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从2004年就开始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在2004年8月6日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中巴边境地区成功举行了代号为“友谊-2004”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此后还有“风暴”系列演习等多项演习持续至今。

  如今中、巴两国在特种部队反恐作战领域有很多合作经验。巴基斯坦在发生时也在第一时间像救助本国公民一样救助中国公民。在7月14日的公交车爆炸案中巴方就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妥善转移并救治伤员。普通中国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其实是会受到绝大多数巴基斯坦人民欢迎的。当然话说回来任何国家都会有好人和坏人,所以不要指望在巴基斯坦会像自己家里一样安全。出门在外的人始终还是要坚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

  友好合作是中巴关系的主流,一小撮极端分子破坏不了这样的主流。然而极端分子的脸上没写字,所以我们不可能在人群中一眼就识别出极端分子。当面对陌生人时必要的警惕性还是要有的。即使中巴友谊再怎么全天候也不应当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目前一些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企业也会自己配保安。巴基斯坦的保安可不像中国保安那样是空手或最多拿个叉子、棍子:巴基斯坦的保安通常是配枪的。由于巴基斯坦的治安不是很理想,所以巴基斯坦政府允许公民私人配枪进行自我保护。

  这些巴基斯坦保安中有些本来就是从巴基斯坦军队中退役的,所以这也容易导致这些中方企业雇佣的配枪保安被误认为是大兵。其实在巴基斯坦持枪的可不一定都是军人,也不一定都是巴基斯坦政府安排的。其实有很多所谓贴身保护中国人的巴基斯坦军人是中方企业自己雇的保安。当然巴基斯坦政府在一些局势比较混乱的地区是会加派正规军警保护的:这并不是专门为了保护中国人,而是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所有巴基斯坦人和外国人。在这些地方务工的中国人一般都不会随便离开营地。

  如果我有机会去巴基斯坦旅游,我会随身携带一些手工刺绣的丝绸围巾。如果巴基斯坦人真的对我超规格待遇,我会回赠他们一条。这是感恩之心。因为我们比他们生活好。不能再让他们因为我们的行为而受损失。 同时,我个人没有为他们做什么,所以没有资格得到特殊待遇。

  朋友弟弟、援巴中方项目负责人,工地中方出车买菜,巴弟皮卡,固定高机,六名带枪侍卫,随行开路,中方也不含乎,三顿饭、小礼物,少许补助,二台皮卡 、15 名士兵,50 天一轮换,单独出行不允许,三人以上必跟二兵,领导出行副驾持枪士兵(军官)。別的都是电视报导 。!

  之所以有这个问题,和此前误传的巴基斯坦法律不允许破坏中巴关系一样,说明普通网友和民众对中巴关系的了解可能仅限于 “巴铁” 二字,只知道中巴友好,所以就产生各种谣传,将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人的友好捧上了天。但其实大部分人对巴基斯坦非常不了解。这也情有可原。虽然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非常好,但毕竟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去过巴基斯坦,国人出国旅游,留学,镀金的首选是发达的欧美,而不是比中国还要落后且恐袭事件频发的巴基斯坦。

  如果是中国的官方代表团,或说比较重要的企业代表团,学术交流团等,对巴基斯坦进行比较正式的访问或交流,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相关方面会派人护卫,代表团外出活动也会有持枪士兵开车开道。这在伊斯兰堡大街上很常见。伴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巴基斯坦政府为了保护在巴工作的中国企业及员工的安全,组建了专门的护卫部队,对中国企业及员工的工地进行24小时护卫。因此,如果是因中巴经济走廊被派往巴基斯坦工作的企业人员,也会得到巴基斯坦大兵的持枪保护。

  然而,如果是普通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经商、访学、旅游等,就不可能有巴基斯坦大兵持枪护卫。在巴基斯坦,中国人数量是在巴基斯坦的外国人中数量最多的,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中国人,有的是商人,有的是游客,有的是出差人员。可以说,在巴基斯坦大街上碰到中国同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大多自由活动,极少有巴基斯坦大兵护卫。笔者曾因公去巴基斯坦出差,虽然属于官方项目,但笔者在巴期间的活动并无巴基斯坦大兵护卫。其实也没有必要,因为巴基斯坦虽然恐袭事件较多,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不安全,至少伊斯兰堡还是非常安全的。笔者外出活动时,碰到很多因各种非官方原因去巴的中国同胞,印象中从未见到他们身后有巴基斯坦大兵护卫。

  类似的问题可能还有很多,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对我们的铁哥们太不了解了。中巴关系确实友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对巴基斯坦确实太缺乏了解,这种不了解显然不利于中巴关系的长期发展。因此,中巴两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大力推动两国普通民众的人文交流,以增进了解和友谊,让中巴友谊更好更持续的发展下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9053条回答。

  萨沙是没去过巴基斯坦的,我有一个老同事,在公司负责南亚片区,其实就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4国。

  由于印度常驻的同事较多,所以他主要去另外三国,尤其是巴基斯坦。

  大家吹牛时候,他说了一些东西,萨沙不保证都对,只是转述给大家听听。

  第一,巴基斯坦大城市是比较安全的。

  首都伊斯兰堡之类,外国人却是不需要任何警卫跟随的,同在印度差不多。

  自然,有时候也会遇到骗子之类,但小偷很少。

  根据伊斯兰教法,小偷要斩掉一只手,所以该国的小偷不多。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大城市的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人的态度确实不错。

  出租车司机只要一听说是中国人,一般就会转为笑脸。

  在巴基斯坦警察局办一些事,警察知道你是中国人,态度也比较好,甚至会优先办理。

  相反,中国人在印度办事就没那么容易,有时候还会被故意拖延。

  第二,即便是大城市附近工地,是需要保安的。

  一旦离开城市,一般就需要保安了。

  尤其是中国人工地,即便在核心省份,一般位置较为偏僻。

  而巴基斯坦的极端分子,还是比较多的。

  大家都知道,拉登最后就是在巴基斯坦被击毙的,他的住处距离巴基斯坦一个军校不远。说巴基斯坦不知情,当然是不可能的。

  所出于安全考虑,中国人的工地一般会配有保安。

  而保安绝对不是大陆保安那样,空个双手或者拿个叉子,是需要佩枪的,一般是手枪或者霰弹枪。

  这主要是被袭击的可能性较低,但也需要武装保安,防止万一。

  第三,在偏远省份就有手持AK的大汉保安了。

  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边境很多地区是部落自治的,一般是部落长老说了算。他们虽一般不会违背国家法律,但主要根据教法维持部落秩序。

  大家看到乱石砸死通奸的妇女,就是这些长老做的事情了。

  这些地区隐藏着一些极端分子,说不清什么时候会发动攻击,也不知道他们攻击谁。

  所以,如果去这些地方办事或者施工,地点又是荒郊野外,或者小村小镇子,一般都是要带着全副武装的保安。

  他们一般是一辆越野车,3个中国人,2个巴基斯坦保安。

  这些保安不再是拿小手枪的,一般会持有自动步枪。这主要是极端分子如果发动袭击,肯定都是用长枪,你携带手枪基本是送人头的,只能用AK。

  如果在这些地区施工,工地附近的保镖也要携带长枪,而且不分昼夜进行巡逻。

  中国工人一般不会随便离开营地,生活必需品都有专人送到。工人加快施工,做完就走,以减少危险。

  如果局势恶化,比如周边出现,巴基斯坦政府还会加派正规军警来保护。

  说句题外话,我这个朋友从小就喜欢枪,可惜长到30多岁,只在高中军训时候打过3发子弹。

  所以,他对巴基斯坦保安的AK很感兴趣。保安对他也很热情,好歹也是个中国精力,在巴基斯坦人看来也是有头有脸的。他在工地的时候,有时候就拿一支放在保安屋里,不装子弹的AK47或者AKM自动步枪来玩。为啥不装子弹,主要是不敢随便开枪,怕引起工地内中国工人的恐慌。

  结果有一次,他照例到了屋内,保安都在外面巡逻,他就顺手拿了这支空枪出去玩。

  结果打开保险扣动扳机,突然砰的一枪枪响。原来不知道那个保安糊涂蛋,竟然装了一个有子弹的弹匣。我这个糊涂蛋同时,也没检查有没有子弹。

  这发子弹穿透了一扇玻璃窗,射在工人宿舍一张床上。好在当时工人都在工地干活,不然当场就会打死一个。

  我这个同事吓得脸煞白,以后再也没敢玩枪了。

  枪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会要人命呢。

  中国人去巴基斯坦到底有没有端着AK47的1米9大兵保护?以亲身经历回答这个问题,确实有,但这是巴政府对访客不得已采取的安保措施,不止中国人,其他外国客人也是如此。

  因为长年报道南亚新闻,我们都深知巴基斯坦严峻的安全局势,因而都不敢掉以轻心。这里交代几个关键的背景:

  1、巴基斯坦的安全局势在2010年严峻到什么程度?我们在巴7天,新闻就报了6起以上的道路或市场爆炸案,其中一起,正好是在我们刚离开10分钟的一个大市场上。当时一听说姐几个腿都软了,本来还在车上叽叽喳喳的,瞬间沉默了。

  2、为什么从伊斯兰堡去拉合尔需要他们开道,不是为了耍威风,而是当时拉合尔是恐袭最重要的地方,有他们开道,是忧喜参半。记得当晚我们入拉合尔城时正是傍晚交通高峰时,街上满满都是车,大卡车、三轮车、小汽车、自行车、独轮车穿来穿去,乱成一团。因有特种兵开道,又引来很多人围观。忧的是特种兵护卫的人反而容易成为目标,试想当时如果真出啥状况就歇了,但好在,我们及时摇下玻璃窗,露出自己的大脸,挥手小喊着CHINESE,CHINESE….围观的也大多笑着挥手。去过巴基斯坦的人都明白,普通巴基斯坦民众对中国人有多友好,每每上街总有热情的年轻人过来打招呼,聊天、合影,我们还被请过冰激凌以及各种小零食。

  5、普通中国人赴巴基斯坦公干或旅游,其实承办方大多也会帮忙协调保镖的,一样是荷枪实弹,一样是1.9米大高个,差别可能只是他们来自安保公司,而非现役军人。

  6、关于荷枪实弹这个要交代一下,巴基斯坦目前实际处于反恐战争第一线,不要说军警荷枪,很多巴基斯坦人或在巴长期工作、居住的外国人都有雇佣自己的保镖进行24小时荷枪保护。这一点是他们无奈的现实,那袭击或是真的不分人啊。

  最后愿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中国女孩去巴基斯坦,一米九的大兵带AK47带她砍价,要求店家买一送一!你是否为巴基斯坦底层人民感到心酸?

  相信最近不少人肯定被这条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和各大门户网站。

  这是BTV《我是演说家》 里的一期节目。

  然而我看到的确是一场无异于抢劫的强买强卖式交易。感受到的是巴基斯坦底层民众的生活不易,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酸。

  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发达,底层人民生活更是艰辛。试想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如此优待,老板在与女孩讲价钱时这一定对她有很大的优惠,所赚的利润并不会太多,毕竟自己开门做生意还是要赚钱谋生计的。然而,大兵要求"买一送一",大家认为店铺老板是是不是赔钱做买卖?

  这个女孩演讲的中巴友谊是多么深厚,是多么坚定。然而大家却忘了,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两国人民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两国政府之间的互相扶持。如果中国人能以自己"中国人"

  的身份堂而皇之的去要求巴基斯坦底层人民给自己"超规格"优待,那这样的行为,是否有违"友谊"的内涵了?有人或许会说,那是巴基斯坦大兵要求的,不是女孩自己要求的。但是如果反过来想:你是一个普通的服装店老板,一个高大威猛的中国士兵拿着95式步枪用命令而不是请求的语气对你说:买一送一,她,巴基斯坦人!你心里会好受吗?你愿意将衣服卖给对方吗?有时换位思考,我们才能体会对方的不易。

  有时我们的“感动”是建立在一些巴基斯坦普通人民的艰难付出之上的,这些感动,他们的底层人民承受不起。他们的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并不高,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这个国家在哪里,更不用说"中巴友谊"如何如何了。

  我们的认识应该回归到客观理性,不要因为一时的"优待"而忽视了事情的性质的正确与否。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不仅是对巴基斯坦。大家应该两百多年前,洋人是如何在中国大地上为所欲为,清政府是如何谄媚跪舔洋人,底层老百姓的日子是何等的水深火热。

  并不是每一个去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派兵保护,主要保护在巴建设的工作人员,人家哪有这么多精力去保护每一个中国人,说说我的见闻吧:

  1.上街买东西都会被人保护

  真,但是不是在任何地方,如果你在中国人聚集区或者城市不会,在太偏远的地方也不会,在一般的镇子或者小城市,只要你一个人闲逛,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会被保护。

  目前在巴非中国的外国人很少,不确定是针对所有外国人还是专门针对中国人。

  2.巴基斯坦电力短缺

  是的,所有企业和正式机构(学校、政府、商场、车站等等)都有发电机,电压长期不足。

  3.巴基斯坦人的身高

  确实高于中国平均,老巴的营养是很差的,即使如此还是比中国人高一头。

  4.女性备受歧视

  也看地方,如果你在大城市,一般不会太奇怪,不过如果你在偏远地区,女性确实会被性骚扰、围观或者指责。

  5.巴基斯坦人对中国很友好

  政府中层(接触不到高层)和军方人士普遍相当友好。

  底层政府人员和多数民众只是一般友好,让你白吃白住什么的不可能,况且老巴多数很穷,你自己都不好意思白吃白住。

  对中国人的态度也就是说一句we are friend,指望卖菜便宜点做梦,不过至少作为外国人不会受到歧视、排挤已经相当不错了。

  6.葛洲坝古兰经事件

  是真的,不过我们的得到的消息和 鸡蛋饼干的回答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就是葛洲坝集团的人和下面的劳工关系并不好,平常就是非打即骂,鸡蛋饼干的回答说的好像是人家单方面诬陷一样。这其实就是普通的劳资矛盾,和国内民工围殴项目管理人员一样。

  最后:来巴的中国人普遍素质不高,以工程人员居多,而且带着先进国家的迷之优越,所以接触时间长的老巴对中国印象都一般,不过老巴自己的素质也就那样,五五开吧。

  这个问题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肯定是有的 我发布了很多关于巴基斯坦真实图片视频你可以看看!曾经我出去办事3个警察持枪护送了我们6个小时,中资公司工地基本上都有军队把守。机场也有警察免费护送到目的地。只要有护送请求都会答应!有图有真相

  当地时间7月14日上午8点27分左右巴基斯坦北部一辆大巴车发生爆炸造成9名中国公民遇难、28名中国公民受伤。当天午间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就向中国在巴公民发布了安全提醒。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方对巴基斯坦发生炸弹袭击造成中方人员伤亡表示震惊和谴责,对在袭击事件中身亡的中方和巴方人员表示哀悼,对其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中方已要求巴方尽快彻查真相、缉拿凶手并予以严惩,切实保护在巴中方人员、机构和项目安全。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始终是我们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尽管如今我们和很多国家都保持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过在这其中巴基斯坦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般我们在定位与别国的关系时只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在形容中巴关系时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前加上了“全天候”这一修饰语。如果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官方对两国关系定位的外交术语,那么民间对中巴关系的形容则浓缩为两个字“巴铁”。由此可见无论官方或是民间对中巴关系的定位都是很高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的过程中巴基斯坦扮演了促成中美外交破冰的中间人角色:1970年10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白宫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提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以此暗示希望由巴基斯坦帮忙在中美之间牵线搭桥。当时中美关系处于相当对立的状态,在此之前双方几乎没任何来往,所以就需要中间人从中牵线搭桥。同年11月10日叶海亚·汗在访问中国时向周总理转达了尼克松的口信。叶海亚·汗回国后又把周总理的回复转达给了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

  1971年7月8日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出访巴基斯坦。当晚叶海亚·汗总统设宴招待基辛格。晚宴正在进行之际基辛格大呼肚子痛,叶海亚·汗立即声称是伊斯兰堡的高温影响了基辛格的健康,随后叶海亚·汗就邀请基辛格去那蒂亚加利的总统别墅休养。基辛格在摆脱记者的追踪之后并没前往那蒂亚加利,而是于9日凌晨四点半左右搭乘巴基斯坦民航707飞机直飞北京。基辛格就这样在巴基斯坦方面的配合下完成了秘密访华的使命,从而为日后尼克松总统访华打了前站。

  1982年10月中、巴两国成立了中巴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2005年4月双方签署了《中巴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6年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8年汶川地震巴基斯坦曾先后援助中国帐篷两万多顶,同时向灾区捐赠了1万吨大米。2022年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后饱受蝗灾困扰的巴基斯坦为中国捐赠了30万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巴基斯坦疫情爆发后我国作为回报向巴基斯坦援助了69.9吨抗蝗、抗疫物资,江苏省也决定对口支援巴基斯坦建设隔离医院。

  与此同时两国在经贸民生领域同样有良好的合作: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中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后能把南亚、中亚、北非、海湾国家等通过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紧密联合在一起形成经济共振。瓜达尔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中国大西南进出印度洋的出海口作用,从而减少中国在能源安全、贸易安全上过于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状态。打通西南出海口将有助于改善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中国经济实现东西部双极驱动。

  中巴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其实从中巴交往之初就已开始:从1966年起中、巴两国动员1.5万人在13年内用了8千吨炸药、8万吨水泥修建了1032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在修建这条公路的过程中两国共有700人付出了生命。如今在巴基斯坦的吉尔吉特烈士陵园中还矗立着88名为修建喀喇昆仑公路而牺牲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墓碑。这些墓碑默默见证着中国与巴基斯坦用鲜血凝成的友谊。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就曾公开表示:“巴基斯坦愿意成为中国的能源走廊,帮助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当然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在为中国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巴基斯坦有着非凡的意义:位于中巴经济走廊最南端的瓜达尔港能将被陆地包围的中亚与世界其他地区连接起来。瓜达尔港因此将有望成为集转载、仓储、运输于一体的地区海上中转站和中亚战略枢纽。这不仅将促进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从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同时也能为被陆地包围的中亚打开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这对整个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中巴之间在共同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方面也始终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巴基斯坦以及周边的阿富汗、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都受到、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现实威胁,所以这些国家从很早以前就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联合反恐行动。2001年6月15日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六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将打击、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纳入到自己的考量范围之内。

  巴基斯坦在2005年7月4日与伊朗、印度一同成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2022年7月10日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启动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程序的决议。2022年6月9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同由观察员国升级成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中巴双方一再表明愿意加强双、多边反恐合作的意愿,同时中方也曾多次表示对巴方与其他国家的反恐合作乐见其成。中巴之间的反恐合作对两国自身的安全乃至整个地区形势的安全都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在巴基斯坦很难听到言论:巴基斯坦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中都将中国视为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巴基斯坦政府和军队对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保护力度上也是最多的。不过如果你要是以为中国人到了巴基斯坦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就未免言过其实了。巴基斯坦确实是我们全天候的朋友:两国关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之后中巴关系依然牢不可破,然而目前中巴关系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事实上巴基斯坦的现实状况是很复杂的。

  巴基斯坦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历史、现实关系导致动荡时有发生。我们只能说大部分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是友好的热情的欢迎的,但也不排除可能会存在一些极端思维作祟的人。要知道反恐本身就是中巴之间一个主要的合作领域:我们和巴基斯坦官方是友好的、和巴基斯坦人民是友好的,然而巴基斯坦的不会对我们中国人有什么特殊的关照。中国人在巴基斯坦除了可能受到的威胁之外也同样可能受到刑事犯罪的威胁。

  中、巴两国在国家层面的友好关系只能证明两国大多数人民是珍视这份友谊的,然而任何国家都会有好人和坏人。巴基斯坦同样会有骗子、小偷、抢劫犯,而这些人显然也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就对你网开一面。2022年5月24日巴基斯坦西南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就曾发生过中国公民被绑架杀害的事件。这件事当然不能怪在巴基斯坦人民身上,因为犯下罪行是只是极少数极端分子。这种极端分子当然不只存在于巴基斯坦,事实上这种极端分子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

  这种极端分子的行为当然不会破坏中巴关系友好的主流,但这种现象的存在确实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中巴关系即使再怎么全天候友好也不代表中国人可以把巴基斯坦当成是自己家一样安全。要知道即使在国内这么好的治安状况下都还有受到不法分子侵害的可能性,更何况是在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陌生国度呢?出门在外还是要秉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当我们作为中国人身处一个陌生的国度时务必把自我安全防护放在第一位(这点即使在巴基斯坦也不例外)。

  网上一些神化美化中巴关系的说法到处流传颇具市场:一些人想象自己到了巴基斯坦会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这当然反映了人民群众一种朴素的良好祈求,然而这个世界其实远比这种浪漫化的想象要复杂得多。比如所谓巴基斯坦把中巴友谊写入宪法就是纯粹子虚乌有的谣言,而所谓的破坏巴中友谊罪也是一条根本就不存在的罪名。至于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会受到军车开路的待遇、巴基斯坦商家在接待中国顾客时会主动买一送一之类的传说也都是被编造出来的神话。

  网上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巴基斯坦方面会出动军车为中国人开道,还会有手持AK47的1米9大兵贴身保护。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种事的确是有的,然而那是对我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我国的官方代表团、一些重要的企业代表团、学术交流团才享受的待遇,不是说每个去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有军车开路、都有手持AK47的大兵贴身保护。换成是我们也不可能给每个来我国访问的外宾(包括巴基斯坦人)提供一对一的贴身保护吧?

  7月14日的大巴车爆炸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巴基斯坦某些地区的治安状况其实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巴基斯坦政府有时不得不对访客采取一些必要的安保措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保护措施并不是单纯针对中国人的,而是对参与巴基斯坦建设的各国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些重要的官方代表团、企业代表团、学术交流团都采取的保护措施。目前巴基斯坦政府为保护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国企业及员工的安全组建了专门的护卫部队进行24小时护卫。

  由此可见巴基斯坦为中国人提供军车开路、大兵贴身保护这种事的确是有的。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样的保护并非只为中国人提供,二是这种保护也不是所有中国人所能享受的。国内一些媒体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忽视了这两点细节——只是笼统说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会有军车开路、大兵贴身保护。这其实对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内受众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这其中一种误解就是把巴基斯坦为各国访客提供的安保措施当成是中国人所独享的特权。

  另一种误解是以为所有在巴基斯坦工作、旅游、生活的中国人都可以享受军车开路、大兵贴身保护的待遇。事实上如果是普通中国人去巴基斯坦经商、访学、旅游是不会有巴基斯坦大兵持枪护卫的。尽管巴基斯坦某些地区的治安状况并不理想,但巴基斯坦也不是像阿富汗那样成天炸弹满天飞。问题在巴基斯坦的确客观存在,但也不是说所有地方都不安全——至少伊斯兰堡还是比较安全的。给每个在巴基斯坦活动的中国人都配一个大兵贴身保护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在北京卫视的节目《我是演说家》 里一个自称是在巴基斯坦从事拍摄工作的女孩向观众绘声绘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到来之前巴基斯坦方面就已提前做好了准备,所以当她到达时受到了热烈欢迎:当时有前后四辆军车为她开道,还有一米九的彪形大汉拿着令人闻风丧胆的AK47贴身保护她。在此期间那个彪形大汉还在带着她逛服装店时用命令而不是询问的语气对服装店老板说:“你,买一送一,她,中国人!”节目播出时观众们都被她那极感染力的演讲震撼到了。

  当时人们从她的叙述中记住的是中巴关系的友好,然而冷静下来分析她所讲的这个故事似乎没这么简单。只因为你是中国人就有权要求巴基斯坦的商家提供买一送一的服务吗?更何况这种要求是由一个持枪的保镖提出的,那么这种行为与抢劫有什么区别?要知道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发达,而巴基斯坦底层人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试想以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的欢迎程度很可能已给了女孩最大的优惠,然而女孩的保镖竟直接命令店家要买一送一。

  中巴关系再怎么全天候也不能影响到普通巴基斯坦人吃饭吧?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这样跑去要求巴基斯坦商家买一送一,那么这些普通的巴基斯坦商人是不是就活该赔本?这个女孩的演讲题目是中巴友谊,然而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两国人民的基础之上。如果店家因为欢迎中国人而主动提供买一送一的服务没什么可说的,然而一个中国人仗着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身份就可以肆无忌惮消费两国人民的友谊吗?将心比心换成一个巴基斯坦人在我国这样做会受到我们的欢迎吗?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巴基斯坦大兵要求的,不是中国女孩自己要求的。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我国军人会不会拿着枪送一个巴基斯坦女孩在一家中国服装店里要求买一送一?既然我们不会这么做,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巴关系友好是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会受到什么特殊优待。如果真有谁跑到别人的国家提出军车开路、买一送一这样的要求,那么全世界恐怕没任何一个国家会欢迎这样的客人。将心比心如果是外国人在中国这样要求我们恐怕也不会受到欢迎。

  即使中巴友谊再如何全天候也不要奢望别人会给你特权。出门在外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们在境外应当主动遵守当地的法律秩序,而不要奢求别人会给自己什么特殊关照。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容侵犯,但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无条件迁就我们。所谓中国人在巴基斯坦享受军车开路、买一送一等待遇其实不过是一些特定个案,并不是说每个中国人去巴基斯坦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巴基斯坦人民总体上对中国人是热情欢迎的,然而再热情也不代表会无条件满足你提出的任何要求。

  中巴关系整体上是亲密无间的——亲密到我们可以把中巴关系比喻为是兄弟关系或夫妻关系,然而即使是两口子过日子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中巴关系在亲密无间的大背景下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目前盘踞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恐怖极端主义势力就是中巴经济走廊所面对的潜在隐患之一。正因为巴基斯坦境内存在这样一撮极端分子,所以才会发生像2022年那种绑架杀害中国公民的事件以及如今的大巴车爆炸事件。

  近年来一些恐怖极端组织看到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就频频在巴基斯坦境内对中国人下手。这样做一是可以向巴基斯坦政府索取高额赎金,二是试图破坏巴基斯坦的国家形象和中巴关系。这些极端组织中有些可能是巴基斯坦国内的,有些可能是在巴基斯坦境内活动的国际恐怖组织。2022年11月23日中国驻巴基斯坦领事馆甚至都遭遇了袭击:4名武装人员袭击了中国驻卡拉奇领事馆——他们向警卫开枪并用手榴弹炸毁了大门,后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赶到现场击毙了。

  2022年在中国人承建的瓜达尔港不明武装分子对一家五星级酒店发起了突然袭击。当时酒店内至少有70人(其中有40名中国人)。这次由于袭击发生前巴基斯坦方面保卫工作做得比较细致:提前转移了酒店内的所有人员,因此酒店无人在此次袭击中丧生,但有一名军警在与不明武装分子战斗中不幸殉职。就在今年4月24日巴塔组织又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一家豪华酒店停车场内制造恐袭:中国外交使团下榻的饭店在这次袭击中受到波及。

  袭击发生时我国大使已离开饭店,所以这次袭击没造成我国公民伤亡,但这次袭击造成了5名当地人死亡、10余人受伤。事实上这些极端分子所针对的可能未必就是我们中国人。极端分子也许单纯只是想通过杀人制造影响。至于杀的是哪国人也许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考虑的。毫无疑问打击这些极端分子是中、巴两国共同的使命。目前中巴关系整体上是亲密友好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维护中巴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至于像恐怖极端势力这种两国关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两国共同努力去解决。

  这就像两口子过日子还需要通过磨合去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事实上中、巴两国早已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近年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保障两国人民共同的安全以及地区局势的稳定曾多次举行联合反恐军演。中巴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从2004年就开始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巴基斯坦武装部队在2004年8月6日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中巴边境地区成功举行了代号为“友谊-2004”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此后还有“风暴”系列演习等多项演习持续至今。

  如今中、巴两国在特种部队反恐作战领域有很多合作经验。巴基斯坦在发生时也在第一时间像救助本国公民一样救助中国公民。在7月14日的公交车爆炸案中巴方就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妥善转移并救治伤员。普通中国人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其实是会受到绝大多数巴基斯坦人民欢迎的。当然话说回来任何国家都会有好人和坏人,所以不要指望在巴基斯坦会像自己家里一样安全。出门在外的人始终还是要坚持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原则。

  友好合作是中巴关系的主流,一小撮极端分子破坏不了这样的主流。然而极端分子的脸上没写字,所以我们不可能在人群中一眼就识别出极端分子。当面对陌生人时必要的警惕性还是要有的。即使中巴友谊再怎么全天候也不应当成为盲目乐观的理由。目前一些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企业也会自己配保安。巴基斯坦的保安可不像中国保安那样是空手或最多拿个叉子、棍子:巴基斯坦的保安通常是配枪的。由于巴基斯坦的治安不是很理想,所以巴基斯坦政府允许公民私人配枪进行自我保护。

  这些巴基斯坦保安中有些本来就是从巴基斯坦军队中退役的,所以这也容易导致这些中方企业雇佣的配枪保安被误认为是大兵。其实在巴基斯坦持枪的可不一定都是军人,也不一定都是巴基斯坦政府安排的。其实有很多所谓贴身保护中国人的巴基斯坦军人是中方企业自己雇的保安。当然巴基斯坦政府在一些局势比较混乱的地区是会加派正规军警保护的:这并不是专门为了保护中国人,而是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所有巴基斯坦人和外国人。在这些地方务工的中国人一般都不会随便离开营地。

  如果我有机会去巴基斯坦旅游,我会随身携带一些手工刺绣的丝绸围巾。如果巴基斯坦人真的对我超规格待遇,我会回赠他们一条。这是感恩之心。因为我们比他们生活好。不能再让他们因为我们的行为而受损失。 同时,我个人没有为他们做什么,所以没有资格得到特殊待遇。

  朋友弟弟、援巴中方项目负责人,工地中方出车买菜,巴弟皮卡,固定高机,六名带枪侍卫,随行开路,中方也不含乎,三顿饭、小礼物,少许补助,二台皮卡 、15 名士兵,50 天一轮换,单独出行不允许,三人以上必跟二兵,领导出行副驾持枪士兵(军官)。別的都是电视报导 。!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