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红楼梦》第27回怎么理解?

作者:清清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第二十七回:

  写小红与贾芸情事,是宾。

  写宝玉黛玉两人心事,是主。

  宝钗见宝玉进潇湘馆即抽身走回。听小红同坠儿私语,复假装寻人,善于避嫌。是宝钗一生得力处。

  黛玉哭花冢末句云:花落人亡两不知。直射将来死时光景。

  埋花与宝玉同埋,哭冢也只宝玉听闻。两相照应,文情兼美。

  黛玉哭花词,极叹红颜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与红楼梦曲遥遥关照。

  宝玉闻哭恸倒也是预伏后来得知黛玉凶信时情状。

  这回主要写了宝钗戏蝶,玩金蝉脱壳。黛玉葬花,引诗葬花吟。宝玉向黛玉掏心肺表衷肠。这是一场宝黛爱情的重头戏。

  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是暮春和初夏之交的日子,闺中有为花神饯别的风俗,也许是“伤心一样同漂泊”吧,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于是琼瑶池馆,绿荫庭院处处“绣带飘飘,花枝招展”,这是《红楼梦》27回宝钗扑蝶的背景。由于黛玉的晚起,宝钗到潇湘馆来找他,但当她抬头见宝玉进了潇湘馆之后,有一段自思自付,她想:“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一切都不是率意而行的宝钗,这番思索表现了她善于避嫌远祸,这几笔性格的描写为后文的扑蝶做着铺垫,它宛如进入宝钗那性格世界之前的几步合阶,而且还便于甩开众姊妹得以独自进入扑蝶的镜头。如果作者不写宝钗去找黛玉,似乎不会有单独一个人玩耍起来的道理,如果在去找黛玉的路上看见蝴蝶,也可以写扑蝶的细节,但又无法交代宝玉、黛玉之间的情事。这样一笔又为“葬花”做了合理的过渡。这里宝钗从潇湘绾抽身回来,“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将欲过河去了。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边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肌肤丰满的宝钗,为了追赶蝴蝶显得兴奋的面孔更加红晕起来,水杏般的大眼晴乌黑明亮,额前短发被渗出的汗粘在鬓边,一切都象洗过一般的鮮艳润泽。身背后清水一泓,垂柳拂岸,真是“微风和暖日鲜明”(温庭筠《偶题》)。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写一幅春日美人扑蝶图,当宝钗累了不想再扑时,却听到亭子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笔锋一转,作者极自然地拉开了宝钗性格深处的帷幕。“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于是宝钗便煞住脚去听那小红和坠儿的私情话。自由恋爱自然是属于“男女大防”中的事,授受不亲的男女关系使恋爱双方的心理上都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条绢子在贾芸、小红中间承当了爱情媒介的角色,表面上气象森严的荣国府,私下里却也不乏跳动着的爱情火焰。好!现在被宝钗听到了好淫狗盗之辈的勾当,而且她也听出了说话的人是宝玉屋中的小红,这是一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眼空心大,如果她的短处被人听到,人急造反、与已不利,宝钗当然不会去干预指摘,她只想躲开瓜田李下的处境,可是眼看窗槅子马上就要被推开了,宝钗心中正急速地闪过各种利害得失,而一下子被她找着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正当槅子“咯吱”一声要推开的时候,作者勾魂摄魄的笔已经撩开了宝叙内心的一角,这里有一段有说白有表演的精彩小品:宝钗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而亭子里的小红和坠儿都唬征了,宝钗反问她们两个人把林姑娘藏在那里,而且肯定地说:“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一面又故意进亭子里找了一遍,再补上一句“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她自己一面说,一面好笑,总算遮过去了。但是也非常巧妙地给林黛玉拴上了一个冤家,这是无辜的黛玉至死也不知道的。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巧妙安排“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两个情节,有很深的对比蕴意。

  “宝钗扑蝶一场空,黛玉葬花真风流”。

  一个俗一个雅;一个表面热噗噗,一个暗自冷凄凄。

  这个对比蕴意也暗含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不同性格的少女,在对待爱情的追求上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方式,预示了她们爱情命运的最终归宿。

  第二十七回: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

  说明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心底单纯善良、有灵性的女孩儿,她有很高的精神层面生命意义的领悟和感受能力,她能感受到灵魂深处的丰富情感,并为之动容。

  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单纯真挚的情感,是每一个对生命有追求的人都向往的。

  而宝钗表面显得貌美、随和、端庄、大方,都是对世俗世界的委屈求全。

  在“宝钗扑蝶”时,意外听到不该听的是非,为了自保,所表现出来的心机和嫁祸于黛玉的不良居心,都让人心生厌恶和警惕。

  我想,这也是宝玉为什么喜欢黛玉,而对宝钗有敬而远之的根本原因吧。

  试想,就是当今社会,我们都喜欢一个脾气很二的死党,也不会愿意和对你虚情假意讨好的心机女相处吧?

  从第二十七回两个人的表现来看,宝钗和黛玉都是爱宝玉的。

  两个人都表现出来了恋爱中女孩子该有的醋意。

  但宝钗扑的蝴蝶,就像她追求的爱情一样,她越追,蝴蝶越飞的远,她和蝴蝶之间,并没有爱情所必须的精神层面的交流。

  第二十七回: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蝴蝶的飞走,预示了宝钗注定和宝玉之间是不可能有心灵相通的爱情的。

  第二十七回: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黛玉所葬之花,实则是她心里的爱情之花,她知道美好东西总是不能长久,为了守护爱情的高洁和美好,她用冷葬的方式,深情留住最宝贵的记忆。

  她们两个,一个热噗噗的追,追不到就素然,一个冷清清的留,留不下也要珍藏。

  对于“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理解的呢? 我是“林苹果读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里写的是芒种节这天的事。书上说芒种节这天是饯花会,因为到了这个时节,春花凋谢,花神退位,要跟花神告别。其实查资料我国并没有这个风俗,倒是有一个花朝节。

  花朝节流行于我国江南一带,民国以来就不太兴了。它的日期因南北气候不同而不同,北方大概在二月十五,南方稍微早几天,大概在二月十二。

  说起花朝节,正是春暖花开时候。在那天除了要赏花、迎花神、挑菜,还有扑蝶,这个就能够和宝钗扑蝶的故事联系起来。

  想我国古代工业还不发达,主要以农耕为主,所以田地广植物茂,蝴蝶也很多。一到开春,春花盛开,蝴蝶也苏醒过来,田野上,花丛中,黄蝴蝶、白蝴蝶翩翩起舞,何等美好!

  宝钗扑的所谓玉色蝴蝶就是白色蝴蝶,又大有好看,蹁跹起舞,引得宝钗扑蝶兴头十足。

  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理性,不代表没有感情,对于美好的事物,宝钗也是非常动情。——宝钗能追着蝴蝶玩,说明宝钗也有着感性的一面,只不过宝钗的感性在理性的管制下,不会泛滥,这就是宝钗的真实性格。

  然而,书中第二十七回是写芒种节的这天。这个时间,花落了蝴蝶还在飞。在花落时节,相比于扑蝶,黛玉喜欢做的是葬花。尤其是在受到宝玉没给开门的冷遇后,黛玉更急切需要用葬花来释放自己的悲伤情绪。她自来就多愁善感,她的这种感伤可以说就是来自于爱宝玉,总觉得会爱而不得,因此从心底漫出的悲伤导致她见不得春逝、看不得花落,一看见春逝花落就仿佛预感到了她的爱情也不会有着落一样。因此她收拾这些落花的心情就如同她在呵护她不能圆满的爱情一样悲痛!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黛玉哪里是葬花,葬的是无可凭诉的愁绪!

  因此说,黛玉多愁善感、伤春悲秋的性格有她天生的一面,更有在和宝玉的爱情衍生后,对爱情患得患失的不自信造成的。说到这里读者就会明白,为什么宝玉要对黛玉说“你放心”三个字,为什么说宝玉是黛玉的知音。

  如果说黛玉没有和宝玉发生爱情,黛玉光保留着和姊妹们大谈特谈母蝗虫时的调皮捣蛋,很难说黛玉不会和没心没肺的湘云是一个样!一句话,爱情使人变了模样,变得忧愁焦虑,变得你不是你!

  宝钗理性大于感性,使自己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前提下,在无媒不成婚的传统下,不会爱上任何人。就像她对着落花,会不会感伤呢?当然也会,但她会克制自己,不会让自己的悲伤泛滥,跑去葬什么花!

  黛玉感性大于理性,为了爱情可以去死。失去了心爱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相较于没有自我的苟活,还不如一枚春花灿烂即逝!

  理性诚可贵,感性更可敬,人生取舍,没有谁对谁错,谁输谁赢。

  谢邀。

  《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这一回安排了宝钗戏蝶和黛玉葬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与宝钗和黛玉的性格命运,和故事后续的发展埋下伏笔。

  一,身世,黛玉爹娘早逝,远离家乡寄人篱下。使早慧的黛玉多愁善感,又无亲人慰藉,愁闷隐心时久染病,早逝也就不可避免。花儿的凋谢也就是黛玉最后的结局。宝钗有最亲近的母亲和兄长,呵护成长,人情世故自然都懂,性格也随和。大家闺秀会审时度势,命运当然要好的多。对后面给他安排与宝玉成亲埋下伏笔。

  二,场景,同是姹紫嫣红的场景,宝钗是无拘无束疾步追蝶。而黛玉看见的是那早逝的落花,孤孤零零走完一生。此情此景还有谁不怜黛玉呢?

  《红楼梦》人物都有她最精彩的人生定格。第二十七回就有宝钗扑蝶和黛玉葬花两个漂亮的定格,反映着她们各自的心结。大观园的少男少女们都有各自的心结。

  元妃省亲之后,也就是不知真假的参选未遂后,薛家开始经营金玉姻缘,为宝钗谋取宝二奶奶之位,此后她所做的一切,都为这个心结。

  扑蝶的故事帮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宝钗,看到更真实的宝钗。宝钗去找黛玉,看到宝玉先进了潇湘馆,她心中那个结,让她立即返回。忽见一对玉色蝴蝶在相嬉飞舞,想那宝黛正似这般相嬉相亲,一时醋火攻心,就想扑来玩。宝钗追到滴翠亭,偶然听到小红和坠儿低语贾芸与小红情事。宝钗偷听怕被记恨,便用金蝉脱壳之计,嫁祸于黛玉。

  宝钗嫁祸黛玉绝非君子、淑女所为,但是为了心中那个结,为了除掉金玉姻缘的障碍,她在所不惜。她不顾道德底线,对黛玉造成伤害。有人为她辩护,甚至不惜说作者的初衷云云。但事件前拿佛祖开玩笑,哥哥请客妹妹讨情,事件中贬损奸淫狗盗,想到听了人短儿,故意喊颦儿,又编出黛玉偷听的故事。结果真正的偷听者宝钗金蝉脱壳,黛玉背上了偷听的黑锅。若说作者意图,只看标题的彩蝶到正文变成一双玉色蝴蝶,便可见其中玄机。成双的玉色蝴蝶,让人很自然联想到两个玉儿,宝钗要扑灭他们的恋情,取而代之。宝钗言行不一。她反对看《西厢记》,自己却看得更早。表面上她反对婚姻自主,主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际上她想嫁给宝玉的愿望更强烈。宝钗说的心机不错,正适合她自己。偷听到别人的隐私谈话,还要说黛玉偷听,这是何等心机!红玉私递手帕是奸淫狗盗,宝黛私递手帕性质如何?是否也当扑杀。作者从未正面肯定赞美宝钗的人品。

  小红刁钻古怪,若跟黛玉结怨,宝钗求之不得。在需要损人利己的时刻,她该出手时就出手。她做得那么到位,多么可怕。自己金蝉脱壳同时顺便把黛玉推进陷阱,这跟贾环向贾政造宝玉的谣,跟赵姨娘请马道婆咒杀王熙凤,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表现得隐蔽、优雅。知书达理、温柔可亲,待人体贴并非真正的宝钗,只是他人眼中的宝钗。

  林黛玉的心結是孤独、寂寞与凄凉。虽有宝玉的爱恋,贾母疼爱。寄人篱下的感觉挥之不去,她见落花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父母双亡,无人做主,独自承担着巨大的孤独与寂寞。黛玉用花喻己,把身边环境喻为污淖,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黛玉感觉自己就像落花,由对落花的怜惜而为之立冢,进而感悟自身的命运,哭出《葬花词》这首千古绝唱。

  《葬花词》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这是送别青春的诗,慨叹青春的美好与短暂,生命的孤寂与幻灭。是黛玉对自己的挽歌。那无处归依的凄婉催人泪下。暮春时节,花已谢,红不再,香逝去。少女心中愁绪无限。她用悲壮的葬花仪式,哀悼、祭奠青春、爱情、生命,以及一切美好事物。桃李明年会再发,自己还会在吗?黛玉把花朵拟人化了,也把自己花朵化了。我们同情黛玉,也看到贵族小姐思想感情的脆弱。

  探春的心结是为生母胞弟而叹。探春对庶出相当在意却也无奈。她很敏感,极力维持着强烈的自尊。生母赵姨娘为老不尊,所做所为很不入流。她举止大方,胸襟阔朗,凭借聪明灵秀、精干刚强获得尊重。她具有完美女性的品质,所谓裙钗一二可齐家。

  探春跟着贾母王夫人长大,潜移默化让她摆脱了狭隘与鄙俗。她们母女鸿沟太大了,探春之叹在于,若是朋友,断了就是,赵姨娘是生母。为了不被划进同一阵营,让自己被接受同时保护赵姨娘。探春不得不近王夫人宝玉而远赵姨娘环儿。

  小丫头小红的心結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功夫不负苦心人,机会当前小红崭露头角,赢得凤姐欢喜和赏识,成功跳槽逆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谁说鸡毛不能上天。薛宝钗称之奸淫狗盗。小红心中有爱,努力达成心愿,怎么就奸淫狗盗了?难道比金玉良缘的阴谋,比拉拢袭人,比造谣栽脏黛玉,比让莺儿露意,自己露膀子更不堪吗?

  那一天,推开两人的爱情之门。爱情中的人充满体恤之情。开始葬花时宝黛不约而同。不忍落花被摧残,黛玉想到让它们随土而化,她比宝玉对生命的感悟更深透。

  黛玉用情,宝钗用意。情是自发的,不讲目的。意即意图,有了明确的目的,行为便成为手段。宝钗扑蝶没有成功,表明宝钗爱情无望,两个玉儿的爱情固然美丽,最后也如镜花水月,终是悲剧。

  第二十七回的标题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这里主要写了两个故事情节,一个是薛宝钗扑蝶,接着偷听贾宝玉的丫鬟林红玉和坠儿聊天,却诬陷林黛玉偷听,再接着写林黛玉葬花,哭吟《葬花词》。

  交芒种节,大观园里的姑娘们忙着祭饯花神。薛宝钗去潇湘馆找林黛玉,看见贾宝玉也去了潇湘馆。薛宝钗怕二人嫌疑,没去潇湘馆,抽身回来。

  书上这样写薛宝钗扑蝶的:“忽然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这一段描写,说明薛宝钗也有童心未泯,天真烂漫活泼的一面。

  但这蝴蝶大如团扇,实在罕见。蝴蝶很常见,大如团扇的蝴蝶,在网上查了一下,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有这么大的蝴蝶,在我国大陆有这么大的蝴蝶,实在少见。所以,作者对这段宝钗扑蝶,一定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蝴蝶不仅会让人想起庄子梦蝶,也会让人想起梁祝化蝶。不同寻常的蝴蝶应该是相爱的恋人的化身。这里的含义应该是指贾宝玉和林黛玉今生相知相爱,却阻力重重,不能结为夫妻,如同梁祝,只有等待来世化蝶,才能相守在一起。

  薛宝钗扑蝶、追蝶,但她追不上。说明她这辈子无法拥有相知相爱的恋情,她只能一厢情愿地在后面追,她只有追和羡慕的分,永远无法追及。她蹑手蹑脚的扑蝶行为,是她暗中想拆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行为。如果拿梁祝的故事作对比,薛宝钗就是梁祝里的马文才。

  接着写薛宝钗偷听丫鬟谈话,书上是这样写的:“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刹住脚往里细听。……”

  薛宝钗听出是贾宝玉的丫鬟林红玉和坠儿在里面说话,她怕两人发现是她在偷听,灵机一动,故意问这两个丫鬟:“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接着又说:“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她后面还补充一句:“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罢了。”

  薛宝钗的这几句话,把她的心机展露无遗。如果说宝钗扑蝶还有一点情趣,那这几句话情趣全无,让人非常反感。首先,她知道偷听别人说话是不道德的行为,她反应非常机敏,立刻把这样猥琐的行为,转嫁给林黛玉,只要别人不说她薛宝钗就没关系,是不是会误会、议论林黛玉,她不管,她把自己撇得干净就可以。这完全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说明薛宝钗内心阴暗,这是一个污人清白的惯家里手。加以时日,她和王熙凤有一比,按照这条心路发展下去,她绝对是下一个王熙凤。

  她说林黛玉可能进入山洞,被蛇咬一口。感觉这是在骂她自己是一条毒蛇,林黛玉隔空被薛宝钗这条毒蛇咬了一口。

  书上接着写了一些丫鬟林红玉帮王熙凤传话,让王熙凤很欣赏她的情节,又有探春托贾宝玉帮她买小玩意工艺品之类的东西等等,再写到林黛玉因为昨天晚上在怡红院吃闭门羹,误会贾宝玉不理她,正在生闷气,一个人在一处,边哭边葬花边吟《葬花词》。

  这是一首和泪作的诗,这首诗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哀婉动人,痛断肝肠。反应作者林黛玉心性高洁,质如美玉的赤子情怀,反应她盼望天尽头有一方没有伤害,只有快乐的净土属于她的美好愿望。

  飘零的游子,家在何处?花似人,人似花,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本来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画面,但葬花人泪流满面的呜咽悲伤似乎让落花也跟着一起动容动情。

  在旁边听到林黛玉吟诗的贾宝玉不知不觉地痴了,感动得泪流满面。贾宝玉和林黛玉总有这样心灵上的共鸣,总有这样的心意相通。知己知音最难求,难得的是他们共同拥有。

  林黛玉高洁孤傲的性情和薛宝钗的心机世故形成鲜明的对比。

  薛宝钗是一个处处压抑自己的女孩,可是在《红楼梦》27回,宝钗却放开了,去捉蝴蝶。这一回不仅写了宝钗扑蝶,还写了黛玉葬花。这两个事件可谓一喜一悲。

  宝钗是一个恪守封建道德的女孩,她行事处处求稳妥,要合乎礼仪,为此她处处压抑自己本有的感情。就连她的宝玉的爱,也给压制住了。“宝钗扑蝶”这一回,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宝钗,原来她也是可以很可爱、活泼的。

  《葬花吟》是黛玉慨叹身世,表现黛玉性格的重要作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对长期迫害她的无情现实的控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黛玉不屈服现实的孤傲的人格写照。《葬花吟》暗示了黛玉最后的结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钗扑蝶之后不小心听见了小红和坠儿的谈话,宝钗怕她们疑心,索性就来了个“金蝉脱壳”之计。只是这个计谋深深的伤害了黛玉,这让小红和坠儿对黛玉的误会就更深了。

  在高鹗续写的回目里,宝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宝钗,黛玉含恨而终,宝玉也为此出家,只剩下孤零零的宝钗一个人。宝玉怎么就娶了宝钗呢?原来是贾母和王熙凤使的“掉包计”。

  宝钗使用“金蝉脱壳”的计谋,这让小红误以为真的是黛玉听见了。王熙凤和贾母使用“调包计”,这又让宝玉误以为他娶的人是黛玉而不是宝钗。大家比较一下,这两个情节是不是太相似了呢?宝钗扑蝶固然显得宝钗活泼可爱,但只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发现了宝钗“恶”的一面。宝钗故意说“你们把林妹妹藏到那里了”,这等于是让别人对黛玉的成见更加不好了。往大了说宝钗就是嫁祸他人。

  《红楼梦》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写了四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

  一, 宝钗扑蝶。

  二,小红爱情事业双丰收。

  三,探春不做扶弟魔。

  四,黛玉葬花。

  小红和探春的故事穿插在中间,也是很精彩的桥段,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讨论。我们今天的讨论重点是宝钗和黛玉。

  故事背景是大观园的姐妹们过芒种节,“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说白了就是“辞春饯花神”。

  宝钗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女孩子,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向来是她少年老成的一面。

  湘云曾感叹说,假如自己有一个宝钗这样的亲姐姐,就是没有父母也是无碍的。可见宝钗虽然年纪不大,却能像长辈一样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

  但她毕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骨子里也有好奇和调皮的一面。

  芒种这天的宝钗,难得的任性了一次,释放了一回小女孩的天性,蹦蹦跳跳的捉起蝴蝶来。蝴蝶没捉到,无意间听到滴翠亭里有人说悄悄话。一时好奇就忍不住凑过去偷听起来,而且听得津津有味,挪不动脚了。

  直到差点暴露才猛然惊醒,想要躲开已经来不及。急中生智拿黛玉做幌子,把事情遮掩过去了。

  平心而论,宝钗这事做的忒不厚道。黛玉无辜躺枪,小红和坠儿两个惴惴不安,宝钗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躲一边偷着乐呵。

  这也正让我们看到了宝钗性格中狡黠调皮的一面。

  宝钗自幼受到的教育熏陶,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小红和坠儿“私相授受”,看在她眼里就跟传说野史中那些“奸淫狗盗之徒”联系在了一起。

  不过宝钗一向善于顾及别人的感受,她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岂不是臊了”。第二反应才是“人急造反狗急跳墙”,担心自己讨没趣儿。

  虽然不想多事,内心里又实在不赞成,所以突发奇想 ,借黛玉做借口吓唬他们一顿。看到俩人被吓住,就满意的走了。

  事后并没有什么留言传出,贾芸、小红、坠儿等大家相安无事,可见宝钗并没有说出去。大概时间长了,聪明的小红也能想通其中关窍。

  在这里做个假设。假如此刻出现在滴翠亭之外的真的是黛玉,事情会怎样了结呢?

  善良聪慧如黛玉,乐意和袭人晴雯等人交好,肯教香菱学诗,读过《西厢记》,多半也不会难为两个有些大胆的丫头。说不定她会直接推门进去,笑嘻嘻地打趣几句,然后承诺替她们保密,劝告她们以后不要这样了。然后大家一拍两散,“各干各的就完了”。

  可是这时候黛玉在做什么呢?她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过芒种节。

  黛玉并没有睡懒觉,而是躲离了众人,一个人凄凄惨惨去掩埋落花,边埋边哭。

  她哭的是什么呢?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愁绪满怀无释处。”

  问苍天“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香香断有谁怜?”

  感叹“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声声控诉“三月香巢初垒城,梁间燕子太无情!”

  由花及人,忍不住自怜自艾,“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痛到深处,情不自禁的大胆断言“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正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黛玉伤心,不单单是“悲春 ”,更是“恼人”。

  前一天晚上,晴雯跟人闹别扭怄气,不但迁怒来串门的宝钗,还不问皂白的把黛玉拒之门外。

  这时候偏偏院子里传出宝玉和宝钗谈笑的声音,黛玉听到了,又生气又委屈,把账记在了宝玉头上,认定他是一个“无情“之人。

  假如宝黛换一下位置,被拒之门外的人是宝钗,她会怎样呢?

  淡定如宝钗,面对金钏儿跳井、尤三姐自裁柳湘莲出家这样关乎人命的事,都能不放在心上,又怎会计较这些喜怒无常的小孩子把戏呢?多半是一笑了之,过后该干嘛干嘛。

  不管怎么说,宝钗这天心情特别的好!不知是否有头一天同宝玉相谈甚欢的原因在内呢?作者没有说,不好乱猜。大概就是因为过节,大家都高兴,所以也分外的高兴吧。

  从全书的情节发展来看 ,宝钗的爱情之路几乎是一帆风顺。

  有“金玉良缘”的舆论导向,有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大力支持,有整个薛家做后盾 ,宝钗本身又是如此的优秀。

  忽略掉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即宝玉的态度 ,前途一片光明。

  反观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篱下,没有父母兄弟可以倚靠。自身体弱多病 ,真心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年事已高。

  唯一的底牌是和宝玉从小培养起来的感情,偏偏又横空冒出个扎心的“金玉良缘”。

  宝玉爱的是林妹妹。

  可是他的懦弱和他的身世注定了他的命运,他拗不过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更拗不过极有可能会面临的皇家赐婚。

  红消香断、花落人亡的悲剧 ,是必然的。

  

《红楼梦》第27回怎么理解?

  

《红楼梦》第27回怎么理解?

  

《红楼梦》第27回怎么理解?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