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裙子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物理有多有趣?

作者:清清裙子网
文章来源:本站

  物理、化学每分每秒都陪伴着人生,我们每天的饮食起居都离不开,只不过看你有没有基础知识。比如你烧肉的時侯先放糖和先放盐出锅的结果截然不同,这就是物理和化学反应。调饺子馅你先放糖肉就很柔口感很好,先放盐就有起杂的感觉。酒里的甲醛含量,香烟的尼古丁,房子装修的材料都有说明,日常用的塑料袋和我们穿戴的衣物都有。也就是生活中的息息相关。

  看两个简单的物理实验,有没有趣自己体会。

物理有多有趣?

  试管爬升

  取一粗一细两支试管,细的刚好能插入粗的试管中,在粗试管中加满水,将细试管放入粗试管的水中,等细试管静止后,用手拿住粗试管将两个试管迅速倒过来。

物理有多有趣?

  现象:水从两试管之间流出,细试管沿粗试管爬升到试管顶部。

  装在敞口容器的物体,当容器倒置时,由于失去支撑,应该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落,结果细试管不降反升,个人觉得有趣。这是用来说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之一,细试管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细试管的重力和上部水的压力之和,推动细试管上升。

  冷水烧开水

  在烧瓶中装上适量的水,加热将水烧开,然后停止加热,用塞子将瓶口塞紧,将烧瓶倒过来。稍停将冷水浇到瓶底上。

物理有多有趣?

  现象:烧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

  都知道,使水沸腾需要加热,结果用冷水冷却水也能沸腾,实在有点不可思议,这样的现象就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这就是物理有趣的地方,更有趣的是,这个实验还受到了CCTV《是真的吗》的青睐。当冷水浇到瓶底上时,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烧瓶中水的上方气压很快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烧瓶中水的温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高于这时的沸点,所以,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物理学是揭示物质世界奥秘的科学,严格来讲是十分严谨的科学,所以好些同学学习物理,都有恐惧心理,提起物理就感到头疼 ,其实物理只要学好了,是一门十分有意思、有趣味的学科,好些物理学的好的同学,在解物理题的过程,那种享受,那种愉悦,是恐惧物理的同学根本无法想象的。因为世界很有趣,所以物理也很有趣味,下面我就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物理现象,举几个例子,希望大家喜欢!1?鸡蛋入瓶实验,取一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瓶子,一只煮熟的鸡蛋,一张白纸火柴,先将鸡蛋放在瓶口,发现鸡蛋不能进入瓶子中,拿掉鸡蛋,点燃白纸放入瓶子中,再将鸡蛋放在瓶口,等一会,鸡蛋会慢慢进入瓶子中。原理,由于白纸燃烧,瓶内空气压强变小,靠外面大气压强将鸡蛋压入瓶子中。2?棉花自然实验,取一个注射器,针孔封住,棉花蘸上,放入注射器,用活塞迅速推入,发现棉花自然起来。原理,由于燃点较低,当向里推活塞做功,注射器内温度升高,达到燃点,棉花就燃烧起来了。3?自制彩虹实验,给花喷水的喷雾器一个,等太阳好的天气,将喷雾器调到最细,面向太阳,用喷雾器从眼睛前面向空中喷出,就可以看到彩虹。原理,彩虹形成就是雨后空气中有大量小水珠,太阳光折射形成,用喷雾器同样可以使空气中有大量小水珠,提供相同的条件,从而形成彩虹。物质世界,奇妙无穷,认真探索,其乐自得!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都谢悟空,物理对我来说一点多不懂。诚谢。

  无尽头。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物理学充分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物理学研究的领域可分为下列四大方面:

  1. 凝聚态物理——研究物质宏观性质,这些物相内包含极大数目的组元,且组元间相互作用极强。最熟悉的凝聚态相是固体和液体,它们由原子间的键和电磁力所形成。更多的凝聚态相包括超流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在十分低温时,某些原子系统内发现);某些材料中导电电子呈现的超导相;原子点阵中出现的铁磁和反铁磁相。凝聚态物理一直是最大的的研究领域。历史上,它由固体物理生长出来。1967年由菲立普·安德森最早提出,采用此名。

  2. 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研究原子尺寸或几个原子结构范围内,物质-物质和光-物质的相互作用。这三个领域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它们使用类似的方法和有关的能量标度。它们都包括经典和量子的处理方法;从微观的角度处理问题。原子物理处理原子的壳层,集中在原子和离子的量子控制;冷却和诱捕;低温碰撞动力学;准确测量基本常数;电子在结构动力学方面的集体效应。原子物理受核的影晌。但如核分裂、核合成等核内部现象则属高能物理。 分子物理集中在多原子结构以及它们,内外部和物质及光的相互作用,这里的光学物理只研究光的基本特性及光与物质在微观领域的相互作用。

  3. 高能/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组元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称为高能物理。因为许多基本粒子在自然界原本并不存在,只在粒子加速器中与其它粒子高能碰撞下才出现。据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标准模型描述,有12种已知物质的基本粒子模型(夸克和轻粒子)。它们通过强、弱和电磁基本力相互作用。标准模型还预言一种希格斯-玻色粒子存在。现正寻找中。

  4. 天体物理——天体物理和现代天文学是将物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星体的结构和演变、太阳系的起源,以及宇宙的相关问题。因为天体物理的范围宽,它利用了物理的许多原理,包括力学、电磁学、统计力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1931年,卡尔发现了天体发出的无线电讯号,开始了无线电天文学。天文学的前沿已被空间探索所扩展。地球大气的干扰使观察空间需要用到红外、超紫外、伽玛射线和X射线。物理宇宙论研究在宇宙的大范围内宇宙的形成和演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现代宇宙理论中起了中心的作用。20世纪早期哈勃从图中发现了宇宙在膨胀,促进了宇宙的稳定状态论和大爆炸之间的讨论。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证明了大爆炸理论可能是正确的。大爆炸模型建立在二个理论框架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原理。宇宙论已建立了ACDM宇宙演变模型,它包括宇宙的膨胀、暗能量和暗物质。 从费米伽玛-射线望运镜的新数据和现有宇宙模型的改进,可期待出现许多可能性和发现。尤其是今后数年内,围绕暗物质方面可能有许多发现。

  【物理学的六大性质】

  1. 真理性:物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反映出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 和谐统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体的运动,在开普勒三定律的描绘下,显出多么的和谐有序。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牛顿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观物体统一了。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又使电和磁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又把质量和能量建立了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把粒子性、波动性实现了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把时间、空间统一了。

  3. 简洁性:物理规律的数学语言,体现了物理的简洁特性。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对称性:对称一般指物体形状的对称性,深层次的对称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或客观规律的对称性。例如:物理学中各种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度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简谐运动、波动镜像对称、磁电对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称、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质和反物质、正电和负电等。

  5. 预测性:正确的物理理论,不仅能解释当时已发现的物理现象,更能预测当时无法探测到的物理现象。例如: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测电磁波存在、卢瑟福预言中子的存在、菲涅尔的衍射理论预言圆盘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预言电子的存在。

  6. 精巧性:物理实验具有精巧性。设计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现象更加明显。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1年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

  发现X射线

  1902年

  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

  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人)

  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人)、玛丽·居里(波兰人)

  从事镭元素的研究

  1904年

  J. W. 瑞利(英国人)

  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

  1905年

  P. E. A. 雷纳尔德(德国人)

  从事阴极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英国人)

  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1907年

  A. A. 迈克尔逊(美国人)

  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人)

  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人)、K. F. 布劳恩(德国人)

  开发了无线电通信,研究发现理查森定律

  1910年

  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华(荷兰人)

  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W. 维恩(德国人)

  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 G. 达伦(瑞典人)

  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

  H·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人)

  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

  1914年

  马克斯·凡·劳厄(德国人)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人)

  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1916年未颁奖

  1917年

  C. G. 巴克拉(英国人)

  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的特征

  1918年

  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人)

  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

  J. 斯塔克(德国人)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C. E. 纪尧姆(瑞士人)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犹太人)

  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人)

  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 A. 米利肯(美国人)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

  1924年

  K. M. G. 西格巴恩(瑞典人)

  发现了X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詹姆斯·弗兰克、G. 赫兹(德国人)

  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6年

  J. B. 佩兰(法国人)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霍利·康普顿(美国人)

  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 T. R. 威尔逊(英国人)

  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水蒸气的径迹

  1928年

  O. W. 理查森(英国人)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29年

  路易斯·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人)

  发现物质波

  1930年

  C. V. 拉曼(印度人)

  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

  1931年未颁奖

  1932年

  维尔纳·K·海森伯(德国人)

  创建了量子力学

  1933年

  (1934年未颁奖)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人)、P. A. M. 狄拉克(英国人)

  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

  1935年

  J. 查德威克(英国人)

  发现中子

  1936年

  V. F. 赫斯(奥地利人)

  发现宇宙射线

  C. D. 安德森(美国人)

  发现正电子

  1937年

  C. J. 戴维森(美国人)、G. P. 汤姆森(英国人)

  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1938年

  E. 费米(意大利人)

  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1939年

  (1940年~1942年未颁奖)

  E. O. 劳伦斯(美国人)

  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43年

  O. 斯特恩(美国人)

  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

  1944年

  I. I. 拉比(美国人)

  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

  1945年

  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人)

  发现不相容原理

  1946年

  P. W. 布里奇曼(美国人)

  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

  1947年

  E. V. 阿普尔顿(英国人)

  证实了电离层的存在

  1948年

  P. M. S. 布莱克特(英国人)

  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系列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日本人)

  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

  C. F. 鲍威尔(英国人)

  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

  1951年

  J. D. 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 T. S. 沃尔顿(爱尔兰人)

  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

  1952年

  

物理有多有趣?

  F. 布洛赫、E. M. 珀塞尔(美国人)

  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

  1953年

  F. 泽尔尼克(荷兰人)

  发明了相衬显微镜

  1954年

  马克斯·玻恩

  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W. 博特(德国人)

  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

  1955年

  W. E. 拉姆(美国人)

  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

  P. 库什(美国人)

  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1956年

  W. H. 布拉顿、J. 巴丁、W. B. 肖克利(美国人)

  从事半导体研究并发现了晶体管效应

  1957年

  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

  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1958年

  P. A. 切伦科夫、I. E. 塔姆、I. M. 弗兰克(俄国人)

  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

  1959年

  E .G. 塞格雷、O. 张伯伦(美国人)

  发现反质子

  1960年

  D. A. 格拉塞(美国人)

  发明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

  1961年

  R. 霍夫斯塔特(美国人)

  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

  R. L. 穆斯保尔(德国人)

  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

  1962年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俄国人)

  开创了凝集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理论

  1963年

  E. P. 威格纳(美国人)

  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

  M. G. 迈耶(美国人)、J. H. D. 延森(德国人)

  从事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研究

  1964年

  C. H. 汤斯(美国人)、N. G. 巴索夫、A. M. 普罗霍罗夫(俄国人)

  发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5年

  朝永振一郎(日本)、J. S. 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

  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

  1966年

  A. 卡斯特勒(法国人)

  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

  1967年

  H. A. 贝蒂(美国人)

  以核反应理论作出贡献,特别是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8年

  L. W. 阿尔瓦雷斯(美国人)

  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年

  M. 盖尔曼(美国人)

  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

  1970年

  L. 内尔(法国人)

  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

  H. 阿尔文(瑞典人)

  从事磁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1年

  D. 加博尔(英国人)

  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

  1972年

  J. 巴丁、L. N. 库柏、J. R. 施里弗(美国人)

  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

  1973年

  江崎玲于奈(日本人)、I. 贾埃弗(美国人)

  

物理有多有趣?

  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

  B. D. 约瑟夫森(英国人)

  发现超导电流通过隧道阻挡层的约瑟夫森效应

  1974年

  M. 赖尔、A. 赫威斯(英国人)

  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1975年

  A. N. 玻尔、B. R. 莫特尔森(丹麦人)、J. 雷恩沃特(美国人)

  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

  1976年

  B. 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

  发现很重的中性介子 —— J/φ粒子

  1977年

  P. W. 安德林、J. H. 范弗莱克(美国人)、N. F. 莫特(英国人)

  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

  1978年

  P. 卡尔察(俄国人)

  从事低温学方面的研究

  A. A. 彭齐亚斯、R. W. 威尔逊(美国人)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79年

  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人)、A. 萨拉姆(巴基斯坦)

  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

  1980年

  J. W. 克罗宁、V. L. 菲奇(美国人)

  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不守恒

  1981年

  K. M. 西格巴恩(瑞典人)

  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

  N. 布洛姆伯根、A. 肖洛(美国人)

  对发展激光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做出贡献

  1982年

  K. G. 威尔逊(美国人)

  提出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

  1983年

  S. 昌德拉塞卡、W. A. 福勒(美国人)

  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

  1984年

  C. 鲁比亚(意大利人)、S.

  范德梅尔(荷兰人)

  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和Z_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1985年

  K·冯·克里津(德国人)

  发现量了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

  1986年

  E. 鲁斯卡(德国人)

  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G. 比尼格(德国人)、H. 罗雷尔(瑞士人)

  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7年

  J. G. 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 A. 米勒(瑞士人)

  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1988年

  L. 莱德曼、M. 施瓦茨、J. 斯坦伯格(美国人)

  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

  1989年

  W. 保罗(德国人)、H. G. 德默尔特、N. F. 拉姆齐(美国人)

  创造了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间计测方法——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

  1990年

  J. I. 弗里德曼、H. W. 肯德尔(美国人)、理查德·E·泰勒(加拿大人)

  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1991年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人)

  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

  时间

  人物

  得奖原因

  1992年

  G. 夏帕克(法国人)

  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

  1993年

  R. A. 赫尔斯、J. H. 泰勒(美国人)

  发现一对脉冲双星,为有关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

  1994年

  B. N. 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 G. 沙尔(美国人)

  在凝聚态物质的研究中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

  1995年

  M. L. 佩尔、F. 莱因斯(美国人)

  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Υ轻子、中微子

  1996年

  D. M. 李(美国人)、D. D. 奥谢罗夫(美国人)、理查德·C·理查森(美国人)

  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 3

  1997年

  朱棣文(美籍华人)、W. D. 菲利普斯(美国人)、C. 科昂-塔努吉(法国人)

  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1998年

  劳克林(美国)、斯特默(美国)、崔琦(美籍华人)

  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1999年

  H. 霍夫特(荷兰)、M. 韦尔特曼(荷兰)

  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

  2000年

  阿尔费罗夫(俄罗斯人)、基尔比(美国人)、克雷默(美国人)

  因其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定资讯技术的基础,诺贝尔物理奖。

  2001年

  克特勒(德国)、康奈尔(美国)和维曼(美国)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

  雷蒙德·戴维斯(美)、小柴昌俊(日)、里卡尔多·贾科尼(美)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2003年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美俄双重国籍)、维塔利·金茨堡(俄)、安东尼·莱格特(英美双重国籍)

  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

  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弗兰克·维尔泽克(均为美国人)

  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2005年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L·霍尔、哈佛大学的罗伊·J·格劳贝尔,以及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特奥多尔·亨施

  研究成果可改进GPS技术

  2006年

  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均为美国人)

  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7年

  阿尔贝·费尔(法)、彼得·格林贝格尔(德)

  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

  2008年

  小林诚、益川敏、南部阳一郎(日)

  发现了次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

  2009年

  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

  “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美国物理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S.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 Smith)

  “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2010年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盖姆(俄)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

  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的突破性实验

  2011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

  因发现宇宙加速膨胀最终能够可能变成冰

  2012年

  法国科学家沙吉·哈罗彻(Serge Haroche) [与美国科学家大卫·温兰德(Did J. Winland)

  实现对单个量子系统的操作和测量而不改变其量子力学属性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在描述性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找几个数据。

  这张图是美国大学不同专业学生(含性别比例)的智商分布图。其中智商最高的是物理、天文专业的学生。在130以上。根据清华大学的调查,进入清华的学生平均智商在129。也就是,就美国的大学来说,物理(天文)专业的学生,放在中国,也是最聪明、优秀的学生之一。

  这个数据能说明什么呢?我想,至少能说明,高智商人群对物理有着偏爱。或者说,高智商人群中的相当一部分,对物理学有着很浓的兴趣。

  那么,你想,一个世界上很聪明的人,有兴趣从事的专业,那一定非常非常有趣啦。

  据初步的统计与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智商大概在160以上。就美国,拿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来说,相当于一百万人口中,才有一位。

  据基本的判断,爱因斯坦的智商在190,牛顿190,杨振宁190左右,霍金160.......这些高智商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没太多好玩的,自然去研究物理学了。

  那么物理学到底怎么有趣呢?

  第一,可以解释很多很多我们常见或罕见的现象。比如物体为什么有颜色?海市蜃楼怎么回事?

  第二,物理学,特别是学习物理学,是开拓思维能力的非常有意思的途径。很多物理题,不需要复杂的数学,只需要很巧妙的方法,就能得到结果。而且不管是从天体演化,到海水潮汐,物理思维,本身就非常有趣。

  第三,现代科学,与现代社会,严格来说,才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现代物理世界。量子、引力场、暗物质等等,我们的世界,本质是什么?这么好玩的问题,很重要的解题途径就是物理学。

  初识物理,是在初中时看到的《1,2,3,搞定物理力学》随后又在课堂上进行了深入了解,从那时起,我才真正领会到了世界的有序与缤纷。物理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可以知道为何鸟可以在空中飞翔,为何苹果总是下落,为何一颗连肉眼都无法看见的原子可以迸发强大的力量……物理是所有物体存在的真正意义。

  我很推崇美国科普学家兰道儿?门罗的书,他的文字里保留着人类探索物理的起源—好奇心。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他的书中肆意畅想:如果地球骤停会如何?如果以近光速掷垒球又会如何?物理帮助我们去想象,因为它是事物运行的原理和规律,在这个原理下,多么不可思议都是可能,是的,物理的趣味就在这里:引领你去思考,去畅想。

  因为,物理,万物之理。

  我们在学习物理知道的时候会感觉很枯燥,因为有很多公式需要我们死记硬背。其实,如果用贴近生活的小实验来讲解物理知识也是很有趣的哦,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吧。

  1.吞鸡蛋的瓶子

  需要一个煮熟的鸡蛋一枚,瓶子一个,瓶子口比鸡蛋小一些,酒精棉球或者是蜡烛。

  先点燃酒精棉球,让后放入杯中,迅速将鸡蛋放到杯子上,看看鸡蛋是不是被吸入了瓶子当中。

  这就是物理中的气压问题,这个实验简单又易懂,做给宝宝他就会给你投送来崇拜的眼光

物理有多有趣?

  2.静电现象

  这个大家都只知道,准备气球和小纸片

  将气球与衣服等物体摩擦,使其产生静电,把小纸片靠近气球,就会看到气球吧小纸片吸了起来。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3.互不理睬的气球

  准备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者毛衣,细线

  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防止漏气,并用细线 捆起来。用干燥的绒布或者毛衣分别在两个气球上春分摩擦,然后提起线,会看到两只气球分开了。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由于两个气球都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互相排斥,所以就分开了。

物理有多有趣?

  4.钓冰块

  准备冰块绳子和盐

  先将冰箱里冻冰块,然后让用线把它钓起来,其实是掉不起来的,哈哈。现在把冰块上面撒点盐,按住线绳10秒钟,再试试看吧,就可以顺利吧冰块钓起来了。

物理有多有趣?

  5.松果与气候

  水,干松果

  我们知道,松树为了能搞好的传播他的种子在雨季来临的时候松果是紧闭的,(没有细心观察过呢?)只要当雨季过去,天气比较干燥适合松果中的孢子飞出更远的距离的时候,它就会打开。通过这个实验观察松果在环境不同情况的变化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平时一定没有注意过吧,哈哈

  6.神秘熄灭的蜡烛

  可乐、蜡烛

  方法一,刚打开的可乐,瓶口接触点燃烧的蜡烛,蜡烛很快就会熄灭

  方法二,吧瓶子像倒水一样倒在蜡烛上,虽然可乐没有倒出来,但是里面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倒出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有意思吧。

物理有多有趣?

  7.固态到液态的转化

  彩色蜡笔,电吹风

  将彩色蜡笔排成一排固定在纸板上,用电吹风加热使其溶化,这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哦

物理有多有趣?

  这些物理小实验的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容易得到的,如果用这样的小实验做给小朋友看,既提起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又使只是得到了正常,这可是要比面对书本死记硬背要深刻的多哦。

  上面的小实验有你喜欢的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科学堔究最重要的手段,动手做有趣的实验,亲身体验探究科学奥秘的乐趣,才能获取科学启示,让自已变得聪慧敏捷。

  物理的趣味性大多数来源于有趣的生活现象,只要你平时多观察,细思考,就不难悟出道理所在,从而掌握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有很多,相信大家都遇见过,你知道其中的原理或包含的物理知识吗?下面由我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现象来说说:

  1.将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玻璃杯中,会看到笔被折断的假象。

物理有多有趣?

  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我再给你看下面这幅图,你懂了吗?

物理有多有趣?

  原因:人眼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来看见 物体的,而光通过水和玻璃时发生了折 射。

  原理:光的折射

  2.冬天洗完热水澡后会发现浴室中原来清晰的镜面上出现了一层雾,镜面变得模糊看不清自己了。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原理:液化

  3.小狗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物理有多有趣?

  原因:小狗伸出舌头是为了使舌头上的水分蒸 发来加快散热的。

  原理:蒸发。

  4.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电线上,但没见它们触电而死,为什么?

物理有多有趣?

  

物理有多有趣?

  原因:小鸟两爪间距很小,站在同一根电线 上,加在小鸟两爪上的电压很小,通过 小鸟身上的电流也很小。并不是几千伏 的高电压加在小鸟身上,故小鸟不会被 电死。

  原理:I=U/R

  你觉得这些现象有趣吗?是否对你学习物理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可以,请为我点个赞吧。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颖颖女装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